欢迎您访问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研究生院网站!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首页    >   常用下载    >   新闻动态    >   正文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第一届硕博学术论坛(第六期)暨设计艺术学院分论坛圆满举行

    2024年6月12日下午 ,设计艺术学院一楼报告厅成功举办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第一届硕博论坛(第六期)暨设计艺术学院分论坛。本次论坛由设计艺术学院22级研究生宗麟格主持,到场嘉宾有沈阳工业大学于学斌教授,研究生院院长崔楠教授,设计艺术学院副院长杨猛副教授,设计艺术学院邢宏亮副教授,论坛内容分为嘉宾介绍、 嘉宾演讲、汇报人演讲、评委总结、打分及评奖五部分。

    研究生院院长崔楠通过实施新的政策,并设立丰厚的学术成果奖励,展现出对研究生学术研究的高度重视和深切期望。这项举措不仅激励研究生们积极投身于学术研究,更推动他们在学术的广度和深度上寻求突破,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同时,学校补助的提供,不仅为研究生们提供了实质性的经济支持,更让同学们能够全心投入学术研究,提高研究效率,提升学校的学术水平。这是对研究生院未来充满信心的象征,同时也展示了学校对于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坚定决心。

本期论坛的演讲者分别是2021级硕士研究生的王鹏、刘泽学、姜文玉、裘欣、宋知潼、任可馨6位同学。

    王鹏同学主要讲述了如何在严肃游戏中运用支架教育理论来学习中国传统壁画。 首先,他介绍了支架教育理论的基础知识和核心概念,强调了其教学目标和策略。 其次,文章探讨了严肃游戏在中国传统壁画学习中的优势,并详细阐述了支架教育理论在严肃游戏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文章提出了基于支架教育理论的严肃游 戏设计原则和实施策略,以帮助学生在学习中国传统壁画的过程中更好地运用这 种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壁画的了解和学习。

    刘泽学同学探讨了艺术编程课程对大学生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思维和计算思维方面的影响。首先,文章对艺术编程课程进行了概述,解释了它如何将艺术与科技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技能。接着,研究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等方法收集了大学生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生的数据,以分析艺术编程课程对他们设计思维和计算思维的影响。结果表明,艺术编程课程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设计思维的理解和应用,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将创意和技术结合起来,解决复杂的设计问题。

    姜文玉同学讲述了这篇论文以 Kano模型为理论基础,探讨了社区健康体检系统 服务设计的方法和策略。首先,论文对 Kano模型进行了概述,强调了它在服务 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接着,研究通过调研和分析社区健康体检的需求,明确了服务设计的关键要素。然后,利用 Kano 模型将服务设计分为必须满足的需求、一族需求和兴奋需求,从而指导服务设计的实施。结果表明,基于 Kano模型的服务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健康体检需求,提高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本研究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推动社区健康体检服务的发展和优化。

    这篇论文以接受心理为理论基础,研究了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的方法和策略。首先,论文对接受心理进行了概述,强调了它在产品设计中的重要性。接着,研究分析了图书馆文创产品的目标用户和需求,明确了产品设计的关键要素。然后,利用接受心理的理论,探讨了如何设计出符合用户需求和期望的图书馆文创产品。研究结果表明,基于接受心理的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能够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用户的使用满意度和忠诚度。本研究还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有助于推动图书馆文创产品的发展和优化。

    宋知潼同学讲述了这篇论文以眼动实验为研究方法,探讨了飞机座舱界面字符编码对飞行员视觉注意力和操作效率的影响。通过收集飞行员在操作过程中的视觉注意力数据,研究分析了不同字符编码方式对飞行员的影响,结果表明合理的字符编码设计可以提高飞行员的视觉注意力和操作效率,减少飞行事故的发生。此外,研究还从人因工程学的角度提出了字符编码的设计原则,为飞行员提供更加 直观、易操作的界面。这项研究对于优化飞机座舱界面设计,提高飞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任可馨同学基于文化基因理念的九门口长城图谱设计研究,深入探讨了九门口长城丰富的历史、地理和文化背景,挖掘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如历史故事、建筑风格、防御理念等。研究将这些文化基因融入到图谱设计中,以可视化的方式传承 和展示九门口长城的文化价值。此外,研究还提出了基于文化基因的长城图谱设计理论框架和方法,为长城图谱设计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通过这一研究,既有助于保护和传承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也为相关设计领域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于学斌教授对前三篇论文进行了点评,这三篇论文从不同角度探讨了设计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议题。第一篇论文提出了在严肃游戏中融入支架教育理论来学习中国传统壁画的方法。这不仅有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还能通过互动性和参与感提升学习的趣味性和有效性。第二篇论文基于文化基因理念,对九门口长城进行了图谱设计研究。这种方法有助于挖掘和展示文化遗产的深层价值,同时也为其他文 化遗产的保护和展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第三篇论文分析了艺术编程课程对大学生艺术与设计专业学生在设计思维和计算思维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这类 课程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技能,为设计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 的视角。

这三篇论文共同揭示了设计研究在教育、文化和技术领域的多元化和深入性,它 们不仅关注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还关注了教育方法和学生能力的发展。这些研究为未来的设计研究和实践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邢宏亮讲述了这三篇论文都在设计领域内探讨了用户体验和人因工程的重要性, 它们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出发 ,但都强调了以用户为中心的设计理念。

第一篇论文《基于眼动实验的飞机座舱界面字符编码分析》通过眼动实验技术, 深入研究了飞机座舱界面的字符编码对飞行员的影响,这对于提高飞行安全具有直接的实践意义。这种研究方法体现了设计领域对人因工程的重视,以及对用户 体验的精细化研究。第二篇论文《基于 Kano 模型的社区健康体检系统服务设 计研究》运用 Kano 模型来指导服务设计,使得服务设计更加系统化和科学化。这种方法有助于提升社区健康体检服务的质量,体现了设计领域对用户体验的深入研究。第三篇论文《基于接受心理的图书馆文创产品设计研究》关注了图书馆文创产品的设计,通过接受心理的理论来指导产品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这体现了设计领域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关注,以及对其设计方法的探索。

总的来说,这三篇论文都体现了设计领域对用户体验、人因工程和文化创意产业的高度重视 ,这些研究方向将为设计领域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参考。

六位同学的勤奋和才华在学术领域中熠熠生辉,他们在这个领域的成就,不仅证明了自己的能力,也激励着我们所有人追求卓越。设艺学子将持续努力和不断追求,继续保持刻苦钻研的精神,迎接更多的挑战。最后由于学斌教授,杨猛副院长, 邢宏亮副教授为六位优秀的研究生同学颁发荣誉证书。

    硕博论坛为研究生提供了交流学术观点、分享研究成果的平台,有助于促进知识 的传播和更新。通过参与本次论坛,研究生能够接触到设艺不同领域的前沿研究和思想,有助于开阔学术视野,激发新的研究思路。论坛中的讨论和交流能够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学术写作能力,对提高科研能力具有重要作用。本次论坛的成功举办不仅有助于营造积极向上的学术氛围,还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学术活动,培养对学术研究的兴趣和热情。通过与优秀研究生的交流,同学们能够受到榜样的激励,坚定学术追求,培养学术志趣,对于研究生的学术成长和个人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