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7日下午,辽宁省研究生院院长联席会议在我校行政楼举行,辽宁省教育厅相关领导及全省37所高校研究生院院长参加此次会议,开幕式由辽宁省教育厅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处处长孙杨讲话,沈阳航空航天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卫海桥致辞,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崔楠主持。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北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作大会报告,其他省内各兄弟院校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研讨。
孙杨指出研究生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最高层次,为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提供高级专门人才,是未来社会的中坚力量,承担着“高端人才供给”和“科学技术创新”的双重使命。辽宁省作为教育大省,学科门类齐全,教育资源丰富,各有特色,助力辽宁全面振兴,高校责无旁贷。我省在2024年增列博士、硕士学位点工作中成绩喜人,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各高校的努力与付出,希望各高校再接再厉为助力辽宁省教育高质量发展,赋能辽宁全面振兴。
卫海桥代表学校向与会领导、各高校研究生院院长在百忙之中拨冗参会表示感谢。他指出,多年来,在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沈航的研究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我校先后获得教育部研究生推免权和博士学位授予权,形成了完备的学位授权和人才培养体系,今年在博士点申报工作中有所突破。沈航研究生教育能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省教育厅的支持和各位同仁的帮助。面对未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要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全面推进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积极拓展学校的特色和优势,加强与企业、社会的联系与合作,为研究生的成长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和平台。
特邀嘉宾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宗影影介绍了哈尔滨工业大学卓越工程师培养及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现状,并指出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依靠“引进来、走出去”两个渠道,将头部企业中优秀管理者“引进来”作为企业导师,让学生“走出去”到企业脚踏实地开展科研,要在真环境中成长,解决真问题。在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方面,坚持分类培养,将工程报告、案例分析等成果作为毕业条件,切实提升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
东北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承军回顾了东北大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并详细介绍了东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定位、培养目标、培养领域、校企合作等方面的经验,总结了东北大学卓越工程师教育的重点举措与取得的阶段性成效,并汇报了研究生教学工作的未来设想。
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院副院长王雪华指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教育的基础性工程,对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有决定性作用,分享了大连理工大学研究生导师在岗位设置、分类指导、导师职责等方面的建设性做法。
大连海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纪玉龙,强调了卓越工程师是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了大连海事大学卓越工程师对培养要求的贯彻落实情况,以及卓越工程师学院的建设概况,并围绕校企融合、技术中心建设、职业标准体系三个方面展望未来的工作设想。
辽宁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刘魁勇,以《内驱力推进辽宁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为题,从研究生教育的政治站位、招生制度、课程体系、智库建设等方面,详细阐述了辽宁大学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具体举措与建设成效。
我校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崔楠,简要回顾了我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历程,并聚焦研究生学术创新能力、学科竞赛水平、校企联合培养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在激发研究生创新能力方面的重点举措和标志性成果,以及教育改革所取得的成效。
在交流研讨环节,沈阳工业大学、中国医科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省内各高校研究生院院长,分别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产教融合与校企合作”、“人工智能赋能研究生教育”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热烈的探讨,会后各高校研究生院院长叁观了我校主题教育实践基地。
研究生教育是全面提升我国科技创新力、研发能力的关键抓手,也是高等教育改革攻坚的深水区。本次会议上,与会代表集思广益,积极建言献策,在交流碰撞中凝聚共识,为推动我省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