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12日我校在中国研究生系列实践大赛启动大会上,在建设和组织贡献力、年度贡献力、年度规模贡献力、年度质量贡献力等四个榜单上首次进入TOP前100,我校是2024年唯一全部进入上述榜单的省内高校,截止到目前,研究生官方学科竞赛已完美收官,由我校姬书得教授指导的“自适应动力变结构多栖无人机”,由张万里教授指导的“工程热化学—资源循环工程热化学”,分别在中国研究生人工智能创新大赛、中国研究生“双碳”创新与创意大赛中首获国家一等奖,实现历史性突破。国家一等奖由去年的2项增至7项,创新历史新高。
连续七年承办辽宁省研究生飞行器设计创新竞赛
2024年成功举办“新动航空杯”第七届辽宁省研究生飞行器设计创新竞赛,共收到来自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理工大学、沈阳化工大学等14所高校共371名研究生的129件作品,并首次吸引外省兄弟院校参赛。经形式审查和专家评审,共13个队伍进入总决赛,竞赛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激烈角逐,来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沈阳化工大学、沈阳航空航天大学等队伍斩获一等奖。
我校研究生学科竞赛在参赛规模及获奖数量实现双增长
2024年共组织参与研究生官方学科竞赛25项,其中,国家级竞赛13项,省级竞赛12项,共组织校内选拔赛13项,参与人次突破2500人次。全年共获省级以上奖项128项,与去年同期持平,其中,国家级奖项55项,较去年同比增长129%,省级一等奖以上获奖64项,较去年同比增长68.4%。国家一等奖由去年的2项增至7项,国家三等奖由去年13增至39项,并荣获11项竞赛优秀组织奖。此外,第10届中国研究生未来飞行器大赛、第19届中国研究生电子设计竞赛、第2届美丽中国大赛、第7届辽宁省研究生飞行器设计创新竞赛等8项竞赛报名人数及奖项实现双增长。我校积极备赛,统筹安排全年参赛计划,克服赛事周期长、备赛难度大、组织成本高等诸多不利因素,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参赛任务,国家一等奖指标实现重大突破。





组织研究生高水平学科竞赛,是提高研究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抓手,是增强研究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研究生院未来将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质量的途径,总结竞赛经验,发挥优势项目的辐射作用,鼓励研究生参与高水平学科竞赛,通过竞赛分级管理、绩效奖励、学院考核、职称认定、经费保障等多种激励政策和多项保障机制,激发学院、教师及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营造克苦攻坚,创新有为,良性竞争的竞赛氛围,不断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