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赵维涛,男,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6年哈尔滨工程大学固体力学专业博士,导师安伟光教授;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固体所博士后,导师邱志平教授;2014年美国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Edwardsville访问学者。目前,就职于沈阳航空航天大学-航空宇航学院-飞行器设计教研室。
二、研究方向
1)工程结构强度理论与数值仿真
主要从事工程结构强度、刚度、稳定性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以及数值仿真计算和优化工作。包括飞机结构、导弹结构、舰船结构、桥梁结构、大型机械设备等军民工程结构强度性能仿真,以及复杂结构极限承载能力及其破坏路径的大规模有限元数值计算技术等。
2)工程结构可靠度评估与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
主要从事工程结构可靠性的理论研究,以及大型复杂结构可靠度计算方法和基于可靠度的结构优化工作。包括飞机结构、导弹结构、舰船结构、桥梁结构、大型机械设备等等军民工程结构强度可靠性、基于强度的结构可靠性优化,以及复杂结构主要失效路径寻找、失效模式判别、多失效模式耦合可靠性评估等。
三、研究成果
在国内外著名杂志发表论文50余篇,主持航空科学基金、辽宁省自然基金、辽宁省教育厅基金等6项纵向课题,与航空、航天、船舶院所合作的横向课题多项。曾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项“XXX舰船结构可靠性及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所提出的“自主学习动态代理模型”可以大幅减少设计过程中高耗时有限元仿真的使用,可大幅提高结构设计与可靠度评估的效率。
四、主持项目
[1]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辽宁省教育厅项目,JYT19058,飞机结构可靠性评估的代理模型理论与典型问题研究,2019/10-2022/9,主持;
[2] 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指导计划,201602579,复合材料加筋壁板传载机制与多失效耦合可靠性评估,2016/7-2018/6,主持;
[3]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L2014072,基于改进响应面方法的飞机结构可靠性优化设计,2014/06-2017/05,主持;
[4]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13ZA54004,飞机复合材料结构可靠性与结构稳健性设计方法研究,2013/10-2015/09,主持;
[5] 辽宁省教育厅项目,2008539,机翼结构基于可靠性的损伤容限与耐久性耦合分析方法研究,2008/01-2010/12,主持;
[6] 航空科学基金项目,2007ZA54001,飞行器翼盒结构在静载和疲劳载荷共同作用下的耦合可靠性分析,2007/10-2009/09,主持;
[7] XX计划子项目,XXX_1,XX结构可靠性分析,2011/01-2013/12,主持;
[8] XX计划子项目,XXX_1,XX结构可靠性分析,2007/04-2009/05,主持。
五、主要论文
[1] 赵维涛, 吴广, 祁武超. 基于多重子域代理模型的结构可靠性分析[J]. 计算力学学报,2019,36(2): 160-165.
[2] 赵维涛, 李久安, 祁武超.基于阈值因子的结构可靠性解耦优化方法[J]. 计算力学学报,2019,36(3): 332-337.
[3] 赵维涛, 李久安, 祁武超. 基于Copula函数及确定优化的结构可靠度评估[J].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2018,39(12):196-201.
[4] 赵维涛, 王建业, 祁武超. 结构可靠性优化的三阶段解耦方法[J]. 计算力学学报, 2018,35(1): 7-13.
[5] Weitao Zhao, Xueyan Shi, Kai Tang. Reliability-based design optimization using reliability mapping functions[J].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7, 62(2):125-138.
[6] Weitao Zhao, Weihua Liu, Qijiao Yang.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ultimate compressive strength for stiffened composite panels. Journal of Reinforced Plastics and Composites, 2016,35(11): 902-914.
[7] 赵维涛, 刘炜华, 杨其蛟. 基于可靠性映射函数的结构优化. 计算力学学报, 2016,33(3): 405-411.
[8] 赵维涛, 樊世兵, 刘炜华,史雪妍. 复合材料加筋板极限压缩承载能力可靠性分析[J]. 计算力学学报, 2016, 33(6): 857-862.
[9] Weitao Zhao, Xueyan Shi, Kai Tang. A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based on sub-region of interest for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6,57(4): 587-602.
[10] Weitao Zhao, Weihua Liu, Qijiao Yang. An improvement of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based on reference points for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alysis. KSC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2016,20(7):2775-2782.
[11] Weitao Zhao, Xiao Li, Feng Guo. Buckling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stiffened composite panels using an improved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Recent Patents on Mechanical Engineering, 2014, 7: 247-256.
[12] 赵维涛, 邱志平. 基于切平面布点的一种改进响应面方法. 工程力学, 2014,31(10): 21-26.
[13] 赵维涛, 邱志平. 基于合理子域的改进响应面方法. 力学学报, 2014,46(3): 339-416.
[14] Weitao Zhao, Zhiping Qiu, Yi Yang. An efficien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considering the nonlinear trend of the actual limit state.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2013,47(1): 45-58.
[15] Weitao Zhao, Zhiping Qiu. An efficient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structural reliability and reliability-based optimization. Finite Elements in Analysis and Design, 2013, 67: 34-42.